<pre id="0mxqe"><label id="0mxqe"></label></pre>
    <p id="0mxqe"><del id="0mxqe"><xmp id="0mxqe"></xmp></del></p>
    <pre id="0mxqe"></pre>

    【調研前沿】淺析虛假征信類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與對策

    時間:2023-12-25 10:32:50來源:陜西法制網作者:王婷

     

    隨著網絡技術與金融業務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信運營商和金融機構的監管漏洞,借用“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招搖撞騙,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權益。在此類虛假征信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往往冒充互聯網金融平臺客服,謊稱因國家出臺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關閉在平臺上申請的金融業務、調低貸款利率、注銷之前以學生身份在平臺上申請的校園貸或者更改平臺身份認證信息等,否則就會影響征信記錄。詐騙分子借此誘導受害人下載在線會議軟件并屏幕共享,通過分飾多角等方式實施詐騙,逐步誘騙被害人將其自有資金或在網絡平臺上申請的貸款轉入由詐騙分子控制的指定賬戶。

    一、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的典型案例

    (一)詐騙手段一:更改平臺認證信息

    2022年4月份,王女士接到一個186開頭的陌生電話,詐騙分子自稱是某平臺客服,告知王女士在平臺內的身份認證信息還是學生,需要將其認證信息的學生狀態更改為社會人員狀態,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王女士下載了視頻會議軟件,通過會議內語音電話教王女士操作,詐騙分子告訴王女士要先把指定平臺內的貸款額度提現出來后轉帳到對方提供的一個安全賬戶,等到所有的步驟都完成后,王女士的平臺認證信息就會變更,所有的錢也都會返還到貸款平臺內。王女士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先后向指定賬戶轉帳8萬余元人民幣。

    (二)詐騙手段二:降低貸款額度

    2023年7月,李女士接到一個冒充某金融平臺客服的電話,詐騙分子稱李女士在該平臺上開通高額高息貸款,如不關閉的話要支付高額的貸款利息,并且影響征信。按詐騙分子的要求,李女士下載視頻會議軟件并打開屏幕共享功能,然后詐騙分子讓李女士搜索其提供的網頁,進入網頁后看到該金融平臺在線客服頁面,并看到自己在該平臺上的不良記錄以及其名下所有銀行卡關聯的高額借貸呈開通狀態。詐騙分子稱因額度過高,銀保監會懷疑用于非法用途,需通過向平臺借款的方式,把額度全部清零,并將借款轉入銀保監會賬戶,以證實資金的合法性,待額度清零后,錢款會自動歸還到李女士轉款的銀行賬戶。李女士信以為真,借貸后向詐騙分子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轉入人民幣34萬余元。直到其老公發現李女士還在按照對方的提示進行操作后,告知其被電信詐騙了,二人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報警。

    (三)詐騙手段三:消除不良貸款記錄

    2023年7月,朱女士接到一名陌生男子來電,該名男子自稱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客服,稱朱女士征信有不良的貸款記錄,需要及時清除記錄,如果不處理將會影響征信,造成嚴重的后果,朱女士信以為真。詐騙分子讓朱女士下載視頻會議軟件并進行屏幕共享功能,這時對方口述并發來網站鏈接讓朱女士登錄聯系客服進行辦理,朱女士點擊客服咨詢通道,客服隨即發來了虛假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報告,上面顯示朱女士有多筆貸款記錄,并告訴朱女士必須將各個網貸平臺的借款額度清零,將借款轉入客服提供的專用銀行賬戶查驗資金能力,才能修復征信。朱女士先后借款并向詐騙分子指定的賬戶轉帳人民幣2萬余元,直至發現被騙。

    (四)詐騙手段四:注銷貸款賬戶

    2023年6月,汪先生接到一個固定電話,詐騙分子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稱汪先生在其平臺上開通了借貸功能,由于借貸產品年利率過高,已經被銀保監會要求下架整改,需要汪先生注銷該借貸賬戶,否則將影響個人征信。詐騙分子添加了汪先生的QQ號,并向汪先生發送了偽造的銀保監會紅頭通知。汪先生信以為真,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下載了視頻會議軟件,與所謂的風控部門客服聯系。詐騙分子稱汪先生征信過低,需要消除多家網貸公司貸款記錄,否則無法注銷在該平臺上的借貸賬戶。隨后,詐騙分子通過共享屏幕,誘導汪先生先后從多家借貸平臺中貸款人民幣14萬余元,并通過虛擬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網站向汪先生提供了三個假的監管銀行賬戶,讓汪先生將貸款金額分別轉入這三個假監管銀行賬戶。

    (五)詐騙手段五:扣除違約金、利息費

    2023年7月,陳女士接到手機上FaceTime的視頻電話,詐騙分子自稱某金融平臺客服,稱陳女士在其平臺有一筆20萬的借款額度,因長期未使用,將扣除3000元的違約金,并影響征信。詐騙分子稱可以幫助其注銷,讓陳女士下載視頻會議軟件,并開啟遠程控制功能。詐騙分子遠程操作陳女士的手機,謊稱幫陳女士清空借款額度,實際上是在該金融平臺上借款,并直接提現至指定賬戶,陳女士先后被騙取人民幣15萬余元。

    二、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的特點

    (一)作案手法升級,詐騙精準化

    與傳統的交友型、刷單返利型和虛假投資理財型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比,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在作案手法上有所升級,根據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虛假征信類詐騙典型案例,常見的詐騙手段有更改平臺認證信息、降低貸款額度、消除不良記錄、注銷借貸賬戶以及扣除違約金、利息費等。犯罪分子在引導被害人辦理“征信修復”的過程中,要求被害人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個人敏感信息,并通過泄露、買賣個人信息從中獲利,甚至利用這些信息冒名網貸,騙取高額貸款利息,嚴重危害被害人人身及財產安全。犯罪分子根據被害人的收入、職業和需求等特點進行分析,目標群體更具針對性和指向性,詐騙成功率更高。

    (二)犯罪手段隱蔽,調查取證難

    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分子抓住被害人的避害心理,刻意制造緊張氣氛,利用被害人對個人征信的重視以及缺乏處理征信記錄的經驗,以幫助被害人消除不良信用記錄為由,引誘被害人進入詐騙圈套。這種作案手段極為隱蔽,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與其在國家征信體系及相關法律規定上的信息差進行詐騙,一般群眾難以甄別。同時,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通常使用未實名登記的手機卡、利用他人身份證開戶的銀行卡,或者通過境外虛擬網站進行詐騙,整個犯罪過程不留任何有關個人信息的痕跡,被害人也無法指證或指認。

    (三)犯罪行為鏈條化,詐騙組織層級化

    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是一種復合式犯罪,上下游與中游詐騙行為各自獨立運作,但黑灰產業鏈環環相扣,以流水作業形式步步推進。上游主要為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進行準備。為精準對接用戶需求,犯罪分子對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進行違法處理和加工,經過特殊渠道提供給詐騙團伙賺取利益。中游整合話術,利用金融行業和征信體系的監管漏洞,有針對性地進行詐騙。下游通過買卡、取錢、洗錢等,將贓款通過相關賬戶進行轉移。犯罪分子利用網絡轉帳功能將涉案資金轉入不同的銀行卡賬戶,再安排身處各地的犯罪同伙在不同地點提款。

    三、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高發的原因

    (一)良好的個人征信是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重要依據,一些人在名下有不良征信記錄后都想盡快予以消除,不少詐騙分子利用這一點來設計騙局。詐騙分子會著重強調征信的重要性,受害者原本無所謂的態度會在“影響孩子上學”“影響自己買房購車”等騙子的話術中逐漸動搖,最后一步步邁入騙子的陷阱。

    (二)部分人對我國金融政策和征信制度缺乏了解,給了詐騙分子實施詐騙的機會。個人征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任何單位與個人無權刪除修改,且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不會以短信、電話或郵件的方式向大眾告知涉及貸款、金錢或者其被納入黑名單的信息。

    (三)詐騙手段較為多樣化,特別是一些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渠道獲得了受害人的個人借貸信息,這使得所設騙局更容易獲得受害人的信任。電信網絡詐騙的背后往往伴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詐騙分子通過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為其詐騙提供便利,誘使被害人對其所言信以為真,進而更容易達成詐騙目的。

    四、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的治理對策

    (一)完善反詐立法,強化法律保障。針對我國反詐立法多而散的情況,立法機關應當梳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關的立法規定,對當前存在爭議、對責任分配產生影響的重要概念進行明確,并通過司法解釋等統一表述,進一步強化法律支撐。檢察機關應當在客觀事實的指引下,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實行犯為坐標,或是逆向溯源,或是循線推進,查清整個犯罪鏈條的“來龍去脈”,確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打深打透”。審查重點包括:一是公民個人信息的來源。公民個人信息不僅包括傳統的電話號碼,還包括足以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的網絡通信賬戶等。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涉及公民個人信息時,應當同步追溯信息來源,查明是否存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二是技術設備或服務的來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與反詐技術對抗處于膠著狀態,詐騙分子將作案工具從傳統的“偽基站”群發短信,轉變為使用“貓池”(Modem pool)、GOIP、多卡寶、改號軟件、專用網站、App等,技術手段不斷升級。案件辦理過程中,要同步審查相關技術設備或服務的來源,是否涉及“黑灰產”犯罪。三是支付賬戶的來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分工日益細化,催生了為詐騙分子提供銀行賬戶、網絡支付賬戶并從中獲利的產業鏈條,包括買賣企業“八件套”(對公銀行卡、U盾、法人身份證、公司營業執照、對公賬戶、公章、法人私章、對公開戶許可證)、個人“四件套”(手機卡、銀行卡、U盾、身份資料)等。要同步審查涉案支付賬戶的開設、流轉、使用情況,包括是本人實名開設還是冒用他人身份辦理,判斷是否存在相關犯罪。四是涉案資金的流向。隨著國家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力度不斷加大,詐騙團伙向境外轉移并將詐騙環節和轉賬環節進行分離,衍生出專門拆分、轉移資金的“水房”和專門負責取款的“車手”,甚至通過虛擬貨幣交易等方式轉移贓款。應當同步審查涉案資金的流向,追查是否存在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等犯罪,及時開展追贓挽損工作。在準確認定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基礎上,為實行犯提供作案工具、技術支持等幫助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由此形成多層級犯罪鏈條的,可以將上下游關聯犯罪一并納入其中,實行一體管轄。與此同時,要注重“四大檢察”協同發力。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一場全民斗爭,需要公安司法機關、金融、通信、互聯網等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共同打擊防范。檢察人員不能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視為單純的刑事司法問題,而是要發揮“四大檢察”的相互貫通性,不斷豐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具箱”,形成法律監督合力,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二)促進源頭治理,提升社會公眾防騙意識。反電信網絡詐騙強調“防范為先”的立法理念,對于虛假征信類詐騙犯罪,光靠事后打擊無法遏制犯罪上升的勢頭。源頭治理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共治共管。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通信、金融安全等與國民生活緊密相關的生活事務的管理。立法部門應從法律層面加強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研究,準確把握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原則和特點,健全相關法規,為打擊犯罪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以有力震懾犯罪分子。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應全面構建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加快實施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絡關鍵設備安全檢測、重要數據保護等重大制度,提升網絡數據安全監管能力,保證電信網絡持續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需要進一步擴展“國家反詐中心APP”涉詐預警勸阻系統功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持續提升預警檢測發現能力,精準發現潛在受害群眾并及時預警,阻斷犯罪分子對被害人的單向信息灌輸,通過警方提醒等第三方干預降低被害性。公安機關應當在精準預警的基礎上,根據被害人受騙的危急程度采取自動短信、電話勸阻或由轄區內民警一對一上門勸阻等方案。各相關單位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尤其是網絡、金融安全和防詐方面的宣傳教育,讓反詐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構建全方位、廣覆蓋的反詐宣傳體系。特別是針對在校學生和老年人等易受騙的人群開展重點宣傳、精準宣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范各類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

    (三)壓實主體職責,規范市場行為

    對虛假征信類詐騙在內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更加需要重視犯罪預防,強化有關市場主體的治理責任和義務。在完善平臺內部運行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監督體系,“內力”和“外力”相結合,有效預防和控制利用第三方網絡平臺實施的犯罪行為。尤其是對前端涉個人信息犯罪的懲治,應重點打擊批量提供個人信息的行為?;ヂ摼W企業依靠大數據分析就能掌握個人信息,對互聯網市場穩定及用戶數據安全具有支配力,因此也需要承擔包括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制度體系,定期發布個人信息保護社會責任報告以及接受社會監督等。金融結構也要常態化、全方位排查和清理有涉案風險的銀行卡,完善行業黑名單制度,分級分類采取限制業務、關停注銷等管控措施,降低涉詐風險。電信運營商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加強手機號碼開戶核查工作,提升涉詐號碼的發現分析、預警提醒、攔截處理能力,不斷更新升級全網攔截系統,斬斷犯罪分子竊取客戶信息的渠道,及時堵塞技術漏洞。

    在虛假征信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上,只有“文招”與“武招”相結合,形成多樣化、立體化的打擊治理局面,才能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并讓公眾遠離詐騙陷阱,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供稿:洛南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

    編輯:李鵬

    審核:姚啟明

    青乐娱精品视频一国产分类|国产91一区二区在线播放|韩国国内大量揄拍精品视频|欧美VIDEOSGRATIS杂交八禽交|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pre id="0mxqe"><label id="0mxqe"></label></pre>
    <p id="0mxqe"><del id="0mxqe"><xmp id="0mxqe"></xmp></del></p>
    <pre id="0mxqe"></pre>